欢迎光临——国际旅游产业项目交流平台。共同富裕产业项目交流平台。数字中国建设最新成果展示平台。![请登录],您是新用户?[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字产业化 >> 数字资产 >>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释放重大利好:普通创业者的机遇与东风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释放重大利好:普通创业者的机遇与东风

2025-10-30 来源:环球云链网综合 浏览512次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的讲话,一如既往地信息量巨大,不仅为金融市场指明了方向,更为宏观政策定下了基调。对于身处市场一线、对政策和资金环境极为敏感的普通创业者而言,这番讲话绝非事不关己的宏观叙事,其中蕴含的诸多信号,恰似阵阵东风,预示着未来一段时期创业生态的改善与机遇的涌现。




一、流动性环境持续宽松,融资“源头活水”更加丰沛


潘行长明确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这两点相结合,构成了创业者面临的最宏观、也最根本的利好。


1. 融资成本有望保持低位或进一步下行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意味着央行将通过多种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这直接传导至市场,便是整体的利率水平将维持在相对较低的位置。对于创业者而言,无论是寻求银行的初创贷款、经营性贷款,还是在后续发展中进行债权融资,其需要支付的利息成本都将得到有效控制。


恢复国债买卖操作,作为央行调控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手段,其目标是“保障货币政策顺畅传导”,这确保了“宽松之水”能更精准、顺畅地流向实体经济,避免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创业者面临的融资贵问题,将得到持续的缓解。


2. 资金可获得性提升

流动性充裕不仅关乎成本,更关乎“有无”。当银行拥有充足的可贷资金时,其放贷的意愿和能力都会增强。特别是对于轻资产、缺乏抵押物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宽松的货币环境会促使金融机构更愿意承担风险,去挖掘和扶持具有成长潜力的初创项目。


潘行长提及“探索在特定情景下向非银机构提供流动性的机制安排”,这进一步拓宽了流动性的覆盖范围。创业者除了传统银行,从创投基金、私募股权乃至其他合规的非银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的渠道也会更加顺畅,整个创投生态的血液供应更为充足。




二、信用修复机制出台,为“跌倒者”提供二次起跑的机会


潘行长宣布“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并计划明年初执行一次性信用救济政策,这无疑是针对特定创业群体的“雪中炭”。


1. 打破因疫失信者的创业枷锁

过去几年,新冠疫情对众多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造成了巨大冲击。不少创业者为了维持运营或保障基本生活,可能曾发生过贷款逾期,即使后来全力偿还,不良信用记录依然成为他们重返赛场、再次融资的“污点”。这项信用救济政策,精准地瞄准了这部分“非恶意失信”群体。一旦相关违约记录在征信系统中不予展示,这些曾经受挫的创业者将能够以“清白”的信用身份,重新申请贷款、参与招投标、寻求合作,重拾创业信心。这体现了政策的人文关怀和实事求是精神,为社会保存了宝贵的创业火种和试错经验。


2. 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一个健康的创业生态,必然允许失败,并能帮助有价值的失败者重新站起来。信用修复机制的建立,向社会传递了一个积极信号:国家鼓励创新创业,并理解在不可抗力或特殊情况下遇到的暂时困难。这将在更深层次上减轻创业者的心理负担,让他们敢于在合规前提下大胆尝试,无需因一次失败而背上永久的信用包袱,从而激发全社会的创业活力。




三、数字人民币体系深化,开启支付与商业模式新蓝海


潘行长强调“进一步优化数字人民币管理体系”,并支持更多商业银行成为运营机构,设立国际和国内运营中心,这为创业者打开了通往未来数字经济的大门。


1. 降低支付门槛与成本

随着更多商业银行加入运营,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和普及速度将大大加快。对于初创企业和小微商户而言,接入数字人民币支付系统的成本可能更低,结算效率更高,且没有传统支付渠道的提现手续费。这直接降低了经营中的交易成本,改善了现金流。


2. 催生新业态与商业模式

数字人民币的可编程性是其核心优势。未来,基于智能合约的预付卡消费、条件支付、供应链金融等创新应用将层出不穷。嗅觉敏锐的创业者可以围绕数字人民币的特性,开发新的商业应用、技术服务或SaaS产品。例如,开发适用于特定场景的智能合约模板,为企业提供基于数字人民币的精准营销解决方案,或利用其溯源特性打造防伪溯源平台等。北京和上海分别设立的运营中心,也预示着跨境支付和首都金融科技应用将是两大重点领域,相关领域的创业机会值得重点关注。




四、宏观审慎管理全面覆盖,为创业提供稳定的经济土壤


潘行长提出的“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看似与创业者距离较远,实则是保障其长期稳定发展的“压舱石”。


1. 系统性风险降低,经营环境更可预期

宏观审慎政策旨在防范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通过更好地覆盖宏观经济运行、金融市场、系统重要性机构和跨境风险,能够有效避免因金融体系剧烈波动对实体经济造成的冲击。一个稳定、健康的金融环境,意味着市场需求不会大起大落,供应链不会突然中断,融资环境不会骤然收紧。这对于需要中长期规划和投入的创业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确定性。创业者可以将更多精力专注于产品、技术和市场本身,而非疲于应对外部经济的剧烈波动。


2. 行业选择的风向标

宏观审慎管理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这暗示了政策资源将向符合国家产业升级方向的领域倾斜。对于创业者来说,在选择创业赛道时,若能契合绿色经济、高端制造、数字经济、银发经济等高质量发展方向,不仅更易获得政策支持,其生存和发展的宏观环境也会更为有利。




五、坚定打击虚拟货币炒作,引导资源投向实体经济创新


潘行长重申“将会同执法部门继续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的经营和炒作”,这一强硬表态,对脚踏实地的创业者而言是另一种形式的利好。


1. 避免资源错配和投机误导

虚拟货币市场的剧烈波动和投机属性,极易吸引社会资本和公众注意力脱离实体经济。严厉打击此类活动,有助于将社会的关注点和资本引导至硬科技、实体产业和真正创造价值的创新创业领域。创业者不必再担心自己的团队或被投机暴富的虚假繁荣所吸引而分心,也不必在融资时与一些华而不实的“区块链空气项目”竞争有限的资金。


2. 明确创新边界,保护创业者与消费者

政策红线被再次清晰地划定,使得创业者能够明确知道创新的边界在哪里,避免误入监管禁区,从而在法律框架内安心、安全地进行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同时,这也保护了潜在的创业者和消费者免受虚拟货币炒作带来的财产损失和金融风险,维护了公平诚信的市场秩序。


潘功胜行长的此次讲话,系统性地勾勒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货币金融政策的蓝图。对于普通创业者而言,这是一幅充满机遇的“藏宝图”:从宏观上, 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确保了融资环境的友好;从微观上, 信用修复政策给予了特定群体重启事业的机会;从工具上, 数字人民币的深化推广带来了支付变革和模式创新的契机;从环境上, 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和对虚拟货币的严厉打击,共同营造了一个更稳定、更聚焦实体经济的创业土壤。


创业者们需要做的,是深刻理解这些政策信号背后的趋势,顺势而为。积极关注数字人民币的落地应用,规划好自己的信用记录,在国家鼓励的产业方向上寻找痛点与机会,并充分利用好即将到来的流动性宽松和融资便利期。当政策的东风已至,扬帆起航正当时。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
您还未登录!    注册  登录

共有0人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评论0